從「臥不時動搖」想起:

2012年8月初的某一天中午,筆者與舍妹搭乘台北市板南線捷運到台北市松山區基隆路的某銀行去辦一些事情。
在捷運車上發現一對上了年紀的老夫婦就坐在我們斜對面的博愛座上,老太太頭倚著老先生的肩膀睡得很沉,從台北車站一直到了台北市政府站我們下車時為止都沒有醒過來,顯然睡得很香甜;然而做為老太太倚靠的老先生雖然也是閉目如入睡狀,但有一點很不一樣的是,老先生的頭一直不停地左右搖擺(參附影片);

我看著看著─腦海中忽然記起了張仲景金匱要略裡面談到了血痺的那兩個條文─

問曰:血痺之病,從何得之?
答曰:夫尊榮之人,骨弱,肌膚盛,重因疲勞,汗出,臥不時動搖,加被微風,遂得之。但以脈寸口微澀,關上小緊,宜針引陽氣,令脈和緊去則愈。(13-18)

血痺,陰陽俱微,或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痺狀,黃耆桂枝五物湯主之。(13-19)

這一已經讀過數十百遍的條文,以前從來也搞不懂條文裡頭夾了一句「臥不時動搖」這個敘症的用意何在,沒想到竟在搭捷運的偶然機會中,親眼目睹了這位具有指標症狀的患者─這顯然是一般常人在睡夢中不會出現的症狀啊。

從這裡筆者也想到,西醫有一個所謂的「不寧腿症候群」,若依西醫的命名慣例,似乎可以稱為「不寧頭症候群」,這不也是「臥不時動搖」嗎?再推而廣之,很多不必等到睡著了才出現的類血痺之症,如帕金森氏症、震顫麻痺症候群、阿茲海默症,甚或某些中風後遺症的患者,也都或多或少的有類似的症狀表現。
依現代醫學的觀察所知,血痺患者的各種症狀,諸如肌肉痠痛、麻木、腫脹、活動不靈活等,應該有神經發炎,肌肉損傷,或血行瘀滯等問題牽涉在裡面,然而仲景使用的黃耆桂枝五物湯所使用的藥物,似乎以行氣活血為主軸,其中道理何在呢。

我們知道:在人體中─
肌肉正常的收縮需要神經傳導的支配;
神經正常的傳導需要血液循環的滋養;
而血管內血液正常的循環需要肌肉收縮時的按摩;
所以這三者之間有相互依存的關係存在;
而在這三者之間─
神經不能不停地傳導,
肌肉不能不停地收縮,
只有血液能夠不停地循環;
所以,現代醫學在治療痠麻、疼痛的各式各樣疾病的時候,所使用的維他命B群,或合利他命F等藥品,治療的著眼點也都在補血上面。
這位臥不時動搖的患者,其脈象究竟如何,在搭車的當時並不方便把脈問證,所以不得而知,若使用黃耆桂枝五物湯,或配合針灸治療的話,能否產生滿意的療效,亦屬未知之數,期盼有實際治療經驗的朋友能夠分享,謝謝!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醫理求真. Bookmark the permalink.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