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醫理求真

從「臥不時動搖」想起:

2012年8月初的某一天中午,筆者與舍妹搭乘台北市板南線捷運到台北市松山區基隆路的某銀行去辦一些事情。 在捷運車上發現一對上了年紀的老夫婦就坐在我們斜對面的博愛座上,老太太頭倚著老先生的肩膀睡得很沉,從台北車站一直到了台北市政府站我們下車時為止都沒有醒過來,顯然睡得很香甜;然而做為老太太倚靠的老先生雖然也是閉目如入睡狀,但有一點很不一樣的是,老先生的頭一直不停地左右搖擺(參附影片); 我看著看著─腦海中忽然記起了張仲景金匱要略裡面談到了血痺的那兩個條文─ 問曰:血痺之病,從何得之? 答曰:夫尊榮之人,骨弱,肌膚盛,重因疲勞,汗出,臥不時動搖,加被微風,遂得之。但以脈寸口微澀,關上小緊,宜針引陽氣,令脈和緊去則愈。(13-18) 血痺,陰陽俱微,或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痺狀,黃耆桂枝五物湯主之。(13-19) 這一已經讀過數十百遍的條文,以前從來也搞不懂條文裡頭夾了一句「臥不時動搖」這個敘症的用意何在,沒想到竟在搭捷運的偶然機會中,親眼目睹了這位具有指標症狀的患者─這顯然是一般常人在睡夢中不會出現的症狀啊。 從這裡筆者也想到,西醫有一個所謂的「不寧腿症候群」,若依西醫的命名慣例,似乎可以稱為「不寧頭症候群」,這不也是「臥不時動搖」嗎?再推而廣之,很多不必等到睡著了才出現的類血痺之症,如帕金森氏症、震顫麻痺症候群、阿茲海默症,甚或某些中風後遺症的患者,也都或多或少的有類似的症狀表現。 依現代醫學的觀察所知,血痺患者的各種症狀,諸如肌肉痠痛、麻木、腫脹、活動不靈活等,應該有神經發炎,肌肉損傷,或血行瘀滯等問題牽涉在裡面,然而仲景使用的黃耆桂枝五物湯所使用的藥物,似乎以行氣活血為主軸,其中道理何在呢。 我們知道:在人體中─ 肌肉正常的收縮需要神經傳導的支配; 神經正常的傳導需要血液循環的滋養; 而血管內血液正常的循環需要肌肉收縮時的按摩; 所以這三者之間有相互依存的關係存在; 而在這三者之間─ 神經不能不停地傳導, 肌肉不能不停地收縮, 只有血液能夠不停地循環; 所以,現代醫學在治療痠麻、疼痛的各式各樣疾病的時候,所使用的維他命B群,或合利他命F等藥品,治療的著眼點也都在補血上面。 這位臥不時動搖的患者,其脈象究竟如何,在搭車的當時並不方便把脈問證,所以不得而知,若使用黃耆桂枝五物湯,或配合針灸治療的話,能否產生滿意的療效,亦屬未知之數,期盼有實際治療經驗的朋友能夠分享,謝謝!

Posted in 醫理求真 | 迴響已關閉

實火跟虛火有什麼不同,要怎麼分辨?

講到「火」或者稱「上火」的症狀,很多人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它「有熱」,或者說是有「發炎」的現象,既然是發炎,使用抗生素不就解決了嗎?那又有什麼好辨的呢。   可是,問題恰恰就在這裡─我們在臨床上就常常看到嘴巴破,舌頭破,牙齦腫痛,喉嚨腫痛…等,被西醫診斷為口腔炎、舌炎、齒槽膿漏(或牙周病)、慢性咽喉炎…等病名的患者,在服過西醫開的消炎藥或抗生素之後,潰瘍疼痛的症狀還沒有改善,而胃部不舒或胃痛便溏的副作用已經產生,致使患者不得不改看中醫尋求解決。 難道「上火」的症狀有什麼玄機不成? 依中醫的觀點來看,所謂的「上火」的「火」有實火跟虛火的不同─ 一實火(也可以稱為陽火): 這種實火除了患者在上火的部位紅腫,灼熱,疼痛之外,另外表現在外的,還見有 1-01患者有唇紅而乾(甚至唇皮龜裂),舌質紅,苔黃燥,口臭等見症; 1-02口渴頻欲飲水,飲水量多,喜冷飲; 1-03喝的水雖然多,但小便量並不多(喝的水那裡去了呢─很多患者身熱,肌膚觸之高熱灼手,多汗,從流汗流掉了,或者說被體內的實熱蒸發掉了); 1-04尿色黃赤而味騷臭; 1-05大便結硬如羊屎,或秘結不通,當然,也有少數患者是便軟溏瀉的,但其解出的糞便多臭穢薰人。   二虛火(也可以稱為陰火): 2-01這種虛火的患者,在上火的部位看起來雖然也可能紅腫熱痛,但很大多數患者,其患部皮膚或黏膜色淡紅,甚或蒼白,而其傷口久久不能愈合,若有分泌液也多清稀而不稠黏; 2-02患者外表唇色淡,舌質淡,苔薄白而潤; 2-03患者多半口不渴,不思飲水; 2-03少數患者亦有口渴頻欲飲水者,其每次飲水量亦不多,喜熱飲; 2-04若喝的水多,則小便必頻數而量多,尿色淡黃甚或清白透明如水; 2-05大便多溏軟,縱使不是每天解便,其大便也不硬,或但初頭硬而後即軟,甚至解到最後溏瀉。   在傳統的中醫看起來,這是兩種性質不一樣的「火」,所以處置的方法也是不一樣的─   實火:治療原則要清熱瀉火。 這種上火可以使用消炎藥,也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療(其實,有些西藥的抗生素也是用中藥材裡的黃柏,黃連,黃芩等寒涼藥提煉的),我們在臨床上治療這種實火的患者,常常使用清胃散,三黃瀉心湯,調胃承氣湯,清咽利膈湯等處方治療。   虛火:治療原則要引火歸元。 這種上火不可以使用消炎藥,或抗生素治療,我們反而是使用溫補命門火的處方來治療了,例如:桂附地黃丸,潛陽封髓丹,四逆湯,白通湯等。   在很多人的刻板印象裡,相對於西藥,大多數人都認為中藥的藥效比較溫和,副作用也少,其實,中藥的副作用之所以比較少,關鍵不在中藥本身,而是在經過中醫師的辨證用藥之後,釐清了患者所患疾病的寒熱虛實,並據以對症下藥才能得到的; 若對實火的患者用四逆湯,而對虛火的患者開調胃承氣湯,患者服藥後其不適的副作用也是立竿見影,不可避免的。   所以,患者在找中醫的時候,除了要找合格的中醫師之外,還要看這位中醫師是不是使用傳統的辨證觀念用藥,才不會找到只是使用中藥而其實不懂中醫傳統的中醫師呢。   至於,什麼是虛火?治療虛火使用的「引火歸元」法是怎麼樣的觀念,且待下回分解。

Posted in 醫理求真 | 迴響已關閉

採藥記實之一茵陳蒿(2012年新春):

茵陳蒿是傳統中藥裡用來治療肝膽疾病的要藥,過年前在翻閱鍾錠全老師的大著青草世界彩色圖鑑(一)一書時,偶然看到其中一味青草藥「茵陳蒿」的別稱為蚊仔煙(台語),細察其照片發見係筆者唸小學、初中時,經常在池上荒野採集做為家中薪柴燒的植物,真是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聯想到當年考中醫特考苦讀本草備要時,教授中藥的老師唸了一句「二月茵陳三月蒿,五月茵陳作柴燒」的歌訣,特別強調了相同藥材在不同時間採集時,有效成分的重大差異。 當時以為這些藥材只有大陸生產,並沒有意識到在寶島台灣就有,而且小時候所拔回家做為柴薪燒飯煮菜用的植物就是這一味有疏肝利膽作用的茵陳蒿。 今年農曆春節,台北氣溫濕冷,一直到大年初四早上,都還寒風細雨,時作時止的,讓人開朗不起來。年初四等整個家族吃過新春團聚的午餐之後,筆者就開著老爺車往花東進行藥物採集之旅去也。 受到當年老師那句「二月茵陳三月蒿,五月茵陳作柴燒」歌訣的影響,原先以為才過春節不久,時當農曆正月初,荒野的茵陳蒿不知道抽苗了沒有,沒有想到,年初五到了池上往海端鄉初來的力學路兩旁,所看到的茵陳蒿(蚊仔煙),不只已經抽出綠苗,少數長得快的植株甚至都快要開花了,當下剪了一些比較柔嫩的細葉準備當做藥用。 筆者在採集這味藥草的時候,一邊思考─ 一、 做為一個專業的中醫師,雖然不可能每一樣藥物都親自採集,但也應該盡可能到生長藥物的現場,去做辨認藥用植物的工作,以免被人所欺蒙而造成藥物的誤用。 二、 這次在池上鄉及台東市近郊的利嘉溪堤防邊都有看到業已欣欣向榮的茵陳蒿(如照片 ), 確認了茵陳蒿的幼苗確實係從已經乾枯的地下莖長出來的,確如書本所寫的「茵陳蒿經冬不死,至春從陳根而生,故名因陳或茵陳」的說法是真實的。 三、 對於書上的記載當然要重視,但也應常常親身查考現物,像筆者這次親自採集茵陳蒿的時候所發現的,池上鄉、台東市郊的茵陳蒿很可能在農曆的12月,甚或11月就已經開始抽苗發芽了,如果等二三月間才外出採集,很可能採回來的茵陳蒿已經過老,不能當作藥用,只能做為薪柴燒了。 四、 至於台東地區的茵陳蒿之所以發苗較早,究係因為台灣地屬於亞熱帶,氣候偏溫熱,故節氣早於大陸呢;或者係近年來溫室效應的影響所致,還有賴於連續觀察之後來證實。 五、 從這次看到的茵陳蒿的生長環境看來,多半是荒郊、河岸、溪邊等砂礫性質高的野地,這種土地一般比較貧瘠,不利於種植糧食等作物,站在地盡其利的立場,鼓勵改種這種藥草,一來這種植物係多年生,種一次可以多年採集;二來植株強健,並不須施肥或噴灑農藥以防蟲,生產成本似乎只有人工採集比較費工而已,應該不失為一條可行的途徑。 六、 至於我們中醫藥界,對於產於本島的這些藥用資源,是不是有過詳盡的研究─比如說:不同地點採集的茵陳蒿,其藥物基源是否相同?不同期間所採集的茵陳蒿,其藥物有效成分的濃度是否有所差異?做為治療肝膽病使用時,其藥物有效成分的濃度至少要達到什麼標準才可以使用,所以應該在什麼時候採集為宜…等等?這些問題的解答,有些必須有現代化科學儀器的檢驗,大概不是筆者個人能力所能獨力解決,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人,能夠轉寄給學有專精的專家,如果有專家願意撥冗開解,筆者將不勝感謝。

Posted in 醫理求真 | 迴響已關閉